农药残留超标!琼海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发布时间:2025-7-4 1:32:12 信息来源:海拔新闻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7月1日,记者获悉,近期,琼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84批次,检出4批次样品不合格,均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4批次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为:
一、琼海博鳌农贸市场苏爱娇摊位销售的海水芒果螺,其中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农业农村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长期食用氟苯尼考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氟苯尼考在贝类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贝类中氟苯尼考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二、琼海长坡逸景水果店销售的象牙芒(芒果),其中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噻虫胺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属于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芒果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4mg/kg。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三、琼海椰香千百汇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的花生,其中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酸值/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油脂酸败时游离脂肪酸增加,酸价也随之增高,因此该指标主要反映油脂酸败的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酸价(以脂肪计)(KOH)在花生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3mg/g。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或者存储时间过长,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
四、琼海宜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抽检的荷兰豆,其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吡唑醚菌酯为杀菌剂,属于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通过抑制菌株的呼吸作用,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可防治香蕉等黑星病、叶斑病等。通过食品摄入一般不会导致吡唑醚菌酯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荷兰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
烯酰吗啉是一种杀菌剂,主要用作消灭真菌性病害,可用来防治水果霜霉病等,属于低毒杀菌剂。蔬菜中烯酰吗啉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未按照农药使用规定的浓度、使用次数及安全间隔期等要求施用所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烯酰吗啉在荷兰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5mg/kg。
琼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核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