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消费警示提示

擦亮双眼!这些“保健品”骗局您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5-7-4 1:35:20    信息来源:天河区消委会   

近期,天河区消委会接获多起投诉,反映辖区部分食品、保健品经销企业涉嫌虚假宣传,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品、夸大产品功效(如“治疗疾病”“速效减肥”“调节免疫力”等),消费者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向个人购买后,发现效果不符宣传且售后无门。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现发布以下警示:

    

一、当前消费纠纷三大陷阱

    

1.“挂羊头卖狗肉”

    

涉诉产品多为普通食品(如固体饮料、代用茶),却包装成“保健品”或暗示医疗功效,误导消费者。

    

注意!保健品必须有“蓝帽子”标识及注册号(国食健注),普通食品不得宣传功效!

    

2.“线上隐身术”

   

微商、短视频平台卖家冒用正规企业资质,实际为无证经营个人,收款后拉黑失联。

    

消费者凭产品包装投诉经销商,却被告知“仅批发不零售”,维权链路断裂。

    

3.“报告障眼法”

    

商家出示“检测报告”证明产品合格,但检测项目多为成分含量,与宣传功效无直接关联。

 

二、消费避坑指南

 

1.要认清标识

    

保健品认准“蓝帽子”,食品不得标注功效!产品功能以包装说明为准,别信广告“神效”。

 

2.要核实资质

   

购买食品保健品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经营资质,警惕“已注销”经销商(依据《电子商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个人在网络平台销售食品保健品须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3.要警惕话术

   

“根治三高”“7天瘦10斤”“专家推荐”均为违规宣传!遇此套路,立即举报!

 

4.要留存证据

    

保存交易记录、聊天截图、产品包装,要求商家提供登记的市场主体有关信息,否则拒买!

    

5.要选正规渠道

    

优先选择已参与放心消费承诺的实体店或管理规范的电商平台商家进行购买,勿轻信个人微商“私下转账”。

 

不要迷信“网红种草”

 

短视频、笔记推广多为广告营销,功效性宣传需提供科学依据,勿盲目跟风!

    

三、维权关键:及时行动,锁定主体

    

若已遭遇消费纠纷,请立即:

    

1.消费投诉:拨打12345 热线或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

    

2.固定证据链:产品实物、支付凭证、宣传截图、商家信息缺一不可;

    

3.举报违法行为: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提交虚假宣传等违法证据。

    

天河区消委会郑重提醒:  

保健食品非药品,健康问题请就医!

理性看待营销话术,警惕虚假宣传,科学消费!

转发扩散,让更多人远离消费陷阱!

联系我们 | 互动平台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投诉、咨询电话:0898-66767702 66508917 邮箱:hn66767702@163.com
版权所有: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琼ICP备13000472号 地址:海口市蓝天路7号省工商大厦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