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速查!这些“玩具”可能“有毒”
发布时间:2025-9-11 9:08:15 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长得像水又不是水,这种“假水”玩具你家孩子在玩吗?最近,一些名为“水晶泥”“捏捏乐”的“假水”玩具在市面上流行,深受学生欢迎。记者走访发现,这些玩具在一些玩具店、文具店及网上店铺销量不俗。
近期,广州市场监管部门针对销售“假水”等网红玩具开展安全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并已立案2宗。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部分“假水”玩具存在硼元素迁移量超标、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家长及儿童对“假水”等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玩具品类保持警惕。
媒体报道
“假水”玩具硼迁移量超标
据了解,此前有多家媒体曾报道“假水”玩具硼迁移量超标问题。部分“假水”玩具经权威部门检测,其硼迁移量超过国内相关标准建议值,最高的超过5倍之多。令人不安的是,这部分“假水”不少被做成沐浴露、酸奶或饮料的样式。
据相关检测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硼过度摄入,会刺激孩子的消化道,引发恶心、呕吐,孩子长期接触还会影响肝肾功能和生长发育。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数据,成人硼砂中毒剂量为1~3g,15~20g为致死量;儿童误食5g即可致死,而婴儿误食2~3g即可致死。而即便不误食,直接接触过量硼砂亦可导致皮肤过敏,也可经破损皮肤吸收,在体内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记者调查
“假水”形似食品饮料 警示标语均不太明显
近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假水”商品五花八门,价格在几元到十几元之间,不少店铺显示已售出几千份甚至数万份。记者留意到,这些“假水”被做成各种仿真食品,有的像“芝士奶盖”,有的做成“冰糖梨汁”,有的做成“珍珠奶茶”,还有的将“假水”做成小瓶的饮料包装,类似酸奶和碳酸饮料。
记者随机购买了三款“假水”,到货后发现这三款商品的包装上都有主要成分、生产日期等信息和标识。其中两款标注了适用年龄段,一款标注“0~3岁小孩禁用”,另一款则标注“12岁以下儿童在家长监护下使用”,余下一款没有任何标注。有两款商品有3C认证标志,但只有其中一款有合格品编码。三款商品中,只有一款商品标有详细的生产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另外两款则只写了某县或某工业园区。这三款商品都有“不可食用”的警示标语但都不太明显,要细看之下才能找到。
同时,记者还走访市内多家文具店和玩具店,发现不少店铺将这类“假水”玩具摆在显眼位置。在金沙洲一玩具店内,记者找到几款“假水”玩具,其价格在10元~30元之间。记者留意到,这些商品在包装上都标有主要成分、生产日期、生产商、厂址、3C标识、合格编码、警示语等信息,但字体偏小,要仔细辨认才看得清。
在荔湾区西村地铁站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当得知记者要买“假水”玩具给孩子玩时,该店主建议记者不要买,“小孩子太小的话不能玩,怕会误食。”
随后,记者来到海珠区同福中路的一家文具店。店主向记者介绍了两款“假水”,分别是4元和6元。“贵一点的那款,没那么稀,而且还有颜色添加。”而在另一家文具店,店主看记者有些犹豫,马上表示“我们的产品质量都是过关的,有3C标识”。
医生说法
摄入过量硼元素
影响儿童骨骼生长发育
荔湾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郭霞介绍,作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硼对钙磷调节、骨骼生长及胰岛素代谢有益,儿童可通过饮用水、蔬菜水果、海鲜等途径获取。
然而,市场上部分“假水”玩具存在硼迁移量严重超标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用口接触“假水”玩具就不会有问题。但郭霞表示,儿童若频繁、长时间地接触硼含量超标的玩具,手部残留的硼元素会通过“手口接触”进入体内,叠加日常饮食摄入的硼,极易突破儿童每天安全摄入硼含量的耐受量。郭霞强调,硼元素对儿童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骨骼系统。“长期大量接触超标‘假水’玩具,硼元素在体内蓄积,可能会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发育,导致骨密度降低,甚至对青春期前儿童的生殖细胞发育造成影响,增加未来不孕不育风险。”
郭霞提醒家长,急性大量摄入硼时,儿童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容易被误判为肠胃炎。此外,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为头痛、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不清、抽搐、昏迷,有可能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郭霞表示,从临床情况来看,因玩“假水”玩具就诊的儿童以3~6岁为主,症状以接触部位(如手部、上臂)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刺激性反应居多,误食导致严重中毒的案例较少,但家长仍需警惕。郭霞建议,家长怀疑孩子接触过量硼时,切勿自行催吐,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就医,并携带“假水”玩具的完整包装及商品说明,准确告知医生孩子接触“假水”的时长、方式及疑似摄入量,以便医生快速评估是否需要洗胃、补液等治疗措施。
“假水”玩具使用指南
1.加强儿童看护
“假水”的包装、色泽、形态和气味等方面与食品饮料高度相似。因此,成人需要教导儿童该类玩具是不可食用的,玩耍过程需有成人看护。
2.避免长时间接触
儿童皮肤有破损时,家长应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假水”玩具,同时避免他们用手揉眼睛、摸口鼻、接触嘴巴。
3.养成卫生习惯
儿童接触“假水”玩具后,应尽快用肥皂或流动水充分搓洗双手,减少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风险。
4.合理存放产品
家长应将“假水”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或专属封闭收纳区域,避免低龄儿童意外接触的可能。
消费者若发现此类“三无”产品在售,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举报投诉。
小科普
“假水”
“假水”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触感类似凝胶的玩具,属于“水晶泥”(又称“史莱姆”)的一种类型,通常由聚乙烯醇(PVA)、硼砂和色素等成分制成,外观形似饮料或果冻,多装入“矿泉水”“珍珠奶茶”“可乐”等食品包装造型瓶中进行售卖,极易让儿童误认为是可食用食品从而购买甚至误食,可能进而引发伤害事故。
相关报道
广州开展排查行动,已立案2宗
近期,广州市场监管部门针对销售“假水”等网红玩具开展安全风险排查专项行动。检查对象包括全市校园周边文具店、玩具店、商超。检查重点包括正在销售的“假水”等网红玩具产品,各类经营主体是否证照齐全,是否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三无”、无3C认证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产品,有关部门责令经营者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对严重质量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据了解,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03人次,检查相关销售单位725家次,累计监测到网售涉“假水”等网红玩具产品涉嫌违法线索19条,已立案2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