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警方发布“双十一”反诈预警:六大购物陷阱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10-22 14:37:56 信息来源:海拔新闻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陈勇合)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拉开帷幕,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也成为诈骗分子觊觎的目标。10月20日,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布“双十一”购物反诈预警,梳理出六大常见诈骗陷阱,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避免因盲目追求优惠落入诈骗圈套。
陷阱一:刷单返利诈骗
诈骗分子常冒充电商商家,以超低价水果、鸡蛋、牛奶等民生商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下单,随后通过寄送“提货卡”、故意发错货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主动联系“客服”。待消费者上钩后,再以“完成刷单任务可返高额佣金”为由,逐步引导其参与刷单,最终实施诈骗。
陷阱二:虚假购物诈骗
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发布超低价紧俏商品、二手热门商品等虚假信息,以“专属折扣”“内部优惠”为借口,诱导消费者脱离正规电商平台,通过私人账户直接付款。付款后,诈骗分子要么不发货、发送空包,要么直接将消费者拉黑,消失无踪。
陷阱三:预售骗局
诈骗分子借“双十一”预售名义,在网络上发布“限购”“优先发货”等虚假广告,吸引消费者私下联系并转账。消费者付款后,不仅收不到货物,还可能被诈骗分子以“交定金锁定发货资格”“商品被扣需交罚款”“补缴税金”等理由,多次诱导转账。
陷阱四: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电商平台或商家,向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邮件,声称其获得“双十一幸运大奖”,引诱消费者联系“领奖客服”。随后以“领奖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骗消费者转账,骗取钱财。
陷阱五:冒充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电商、直播平台客服,致电消费者称“您已开通某项付费服务,每月将自动扣费”,诱使消费者提出“取消服务”。接着,以“协助取消”为由,引导消费者下载虚假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或允许远程控制,进而诱导消费者转账或直接盗刷银行卡。
陷阱六:退费理赔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快递客服,主动联系消费者,谎称其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运输途中损坏,提出“主动理赔”。随后,要么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实施盗刷;要么引导消费者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操控手机完成转账。
警方提醒:
1.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向他人泄露短信验证码。
2.所有购物交易务必通过官方电商平台完成,切勿脱离平台私下转账;遇到订单、售后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官方客服核实,切勿轻信陌生“客服”。
3.若不慎遭遇诈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争取挽回损失。